導讀 iINTRODUCTION
筆者通過對回龍觀金域華府產業化項目工程設計實踐工作進行總結和思考,系統的介紹了在該項目中所使用的建筑工業化相關技術及設計理念,為相關個人或企業進行該方面學習或工作提供了參考。小編分兩期對其進行報道。本文為下期。上期鏈接:回龍觀金域華府產業化項目工程設計實踐與思考(上)
(接上文)
BIM技術的應用4
(一)、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統一協調管理
(二)、碰撞檢測
(三)、可視化設計
(四)、精裝設計
項目實施中的幾個問題5
(一)、PC構件的安裝
-裝配式結構中的預制構件安裝施工,是需要按照標準流程、標準操作進行的,需要對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更加嚴格地控制與協調。
-檢驗與測量應貫穿施工全過程,這是預制構件安裝精度控制、安裝施工效率等的重要保證。
-預制墻板鋼筋套筒及底部水平縫的灌漿,是保證結構安全性的重要一環。
(二)、實施效率
裝配式結構的實施效率是項目效益的基本保障,設計、生產和施工環節應當更緊密地協調。如能更好地協調塔吊安裝生產、運輸和安裝施工效率均可大幅度提高。
無論預制構件生產還是現場施工的鋼筋加工和安裝,均應逐步推廣使用機械加工和鋼筋骨架安裝等方式。這就需要從設計源頭上,對結構構件的配筋構造設計進行必要的改進;也需要生產和施工單位改變觀念。
思考6
六、思考
(一)、裝配式建筑應當更加注重設計標準化
裝配式住宅需要采用符合產業化要求的建造方式。特別是在標準戶型及公租房項目中,要逐逐步推廣實施裝配式裝修。
-徹底改變現行的建設方式,強調設計標準化
-完善“戶型標準體系”,形成集設計、生產、施工、裝修、部品、運維一體化的建設和管理模式
-實現性能良好、質量穩定、成本可控、效益增長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實施住宅產業化的項目應當進行全過程組織策劃和管理
回龍觀項目的實施過程的一些問題,反映了北京市住宅產業化發展初期中的一種現象,即不能系統性的推動建筑業的轉型。正是這種對建筑體系、建造技術和設備、生產組織方式等的分割,才導致了現實中的住宅產業化項目在建筑性能和質量、實施效率、經濟效益等方面與傳統生產模式相比缺乏競爭力。
項目概況:金域華府全裝配工業化高層住宅工程,為27層總高約80米,是目前全國已建最高的全裝配式住宅。
建設單位:住總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北京住總第三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本工程地下二層、地上二十七層,總建筑面積11838㎡,總高度79.85m,單層面積395.05㎡,層高2.9m,兩梯四戶,樓梯形式為剪刀梯。
標準層:外墻板22塊,內墻板13塊,疊合板46塊,8t預制懸挑構件11塊,其他預制構件10塊,共計102塊,其中外墻板為擠塑聚苯板復合夾芯板,最大構件重量為8t,樓梯為4t?,F澆混凝土用量63.46m³。